 爱好赶热闹的老顽童
——记桥头胡街道丁家村102岁的丁从裕老人
文/木子叶寒
如果不是这样一个采访的机会,让我来到桥头胡街一道一丁家村,可能永远都不知道,在我的家乡,原来还有这样一位健康而长寿的老人。
生命不是一种空话,是要用实际行动来证明的。尽管现在物质生活丰富,只要坚持正确的生活方式,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,实现无病无痛并不难。但倘若要将自己成为一个融生理心理功能完好于一体的健康者,着实不是件容易的事。
一个人活着应该有一点自己的精神,自己的追求。在老人丁从裕来说,这种精神和追求并非是高不可攀的抽象名词,而是实实在在的东西,那就是保持心境愉快,精神充满活力,忘却心中所有的不平,宣泄胸中郁积的块垒。这种活法,轻松惬意,富有情趣,也是一种健康的促进剂。
有吸烟的嗜好
老人丁从裕1914年8月6日出生于宁海县桥头胡街道丁家村,2015年3月19日上午,在街道领导和村书记的陪同下,来到了老人家里。由于事先打过招呼,我们一走进院子,老人早就坐在屋内的大堂等候,看到我们,马上起身迎接。
老人身穿青布棉做的传统中山装,穿得板板正正,像是外交接待客人一样认真。别看他年过古稀,却满脸红光,身体硬朗,尽管有些耳聋,但说起话来,声音像洪钟一样响亮。无论从形态,还是思维能力,都显得比实际年龄年轻许多,倒像是七八十岁老人。
他很利索地从口袋里摸出一包烟,想分给大家吸,镇领导开玩笑地说,能够吸到上百岁长寿老人的烟,也是一种福气。老人吸烟的嗜好历史悠久,吸了一辈子的烟,已经无法用时间来计算了,按照科学的说法,吸烟是有害健康。然,对于老人丁从裕来说,烟,这样的一种有害物质,烟里的“尼古丁”就算会使血小板黏性提高,加速血液凝固,而容易造成血凝块阻塞血管,引起心肌梗塞。这些所有不健康的有害物质,在丁从裕身上一点都起不了作用,反倒像是在吸营养品,那吸烟的神态有点像,“吸过一支烟,赛过活神仙”的味道。
老人丁从裕说话的思路敏捷,谈笑风生,走路的姿势,步履稳健,显得精神抖擞。闲谈中,建议我们去附近的公园散散步,看看他平时业余爱好的地方,我们欣慰一同前往。说完,他就起身整了整衣服,挺直身子,柱着拐杖,仰胸而起。他住的地方是在一楼,由于地面较高,必须要走下台阶,有人想扶着走下台阶。他摇了摇手,示意并不需要,毕竟这台阶每天不知道要走多少遍,熟透得闭上眼睛都能走了。
走出家门,老人随手又从口袋里拿出一支烟,儿子丁兹青马上凑上前去,为父亲点烟。那一幕情景,那一瞬间,被摄影师的镜头拍摄下来,微笑的面容,默默相对,世上还有什么感情,敌得过亲情的爱怜呢?我马上凑足上前,问老人每天吸烟量是多少?他说不多不少,基本上每天都是在半包左右,量的控制比较好。
春暖花开,在阳光温暖淋浴下,飘浮出来的烟雾,袅袅而起,像是古老的年代,遥远的气息,一晃而过,又连绵不断。

寻找乐趣悠闲散步
丁从裕老人一生养育了六个子女,二个儿子四个女儿,老伴去世也有二十几年了,一直都是一个人生活,不需要任何人照顾,生活自理。饮食起居颇有规律,每晚七八点躺在床上,看一下电视就睡觉,最喜欢看的节日就是戏曲,尤其是京剧,简直就是痴迷。早上七八点起床,睡眠香,时间充足,起身后饮水一杯,每天坚持午睡,不喝酒,嗜吸烟。平时最喜欢吃年糕和麻糍等农家小吃,有兴趣之时,买一瓶饮料当酒喝,一口饮料一口年糕,饭量好,胃口佳。对于食物,从来不挑食不偏食,有什么吃什么,只要可以吃,好吃坏吃,就连烧的米饭硬软都不讲究。早上喜欢吃泡饭,自制腌菜下饭,偶尔也会烧饭吃。他睡觉的床是由棕榈纤维编制而成,质地较硬,硬中稍带软。
每天都要出门散步,是老人丁从裕的一种良好习惯。如今的公园都绿叶成荫,翠草莹生,芳香四溢,是人们休闲锻炼身体的最好去处。到了公园,老人丁从裕从西装表袋里拿出一副眼镜,说为了视觉更加明亮,其实,老人的眼睛视力已经很不错了,不过,戴上眼镜的他,看上去更加风度翩翩。来到公园的石凳上,挺胸而坐,双方柱着拐杖,那样子,又像是十足的大将军风范了。
老人丁丛裕平生最喜欢凑热闹,只要听到哪里有戏看、电影看,不管多远,都会趁着兴趣而去。这样既可以锻炼身体,又可以消遣业余时间。平时散步,没有规定的路线,就是喜欢东走走西走走,走到哪里就是哪里,到处都留有独自漫步的身影。
在公园里,儿子王兹青向我讲述了父亲年轻时的故事。在他的印象中,父亲性格开朗,父母关系一直很好,父亲年轻时体壮力大。二十几岁就做运输船的生意,走上海路线,到了四十几岁,转行做水产生意。那时,他一个人每天走三十里路,从桥头胡走到县城的市场,肩挑上百斤重担,走到县城市场出售,卖完水产品,再走回家。
这样,每天一来一回,至少要走近六十里的路程。也许,老人的体质就是在那个时候锻炼出来的。老人基本上没有生过病,就算偶尔感冒,最严重的也只是吃药打针,从来没有动过手术,住过医院。
每个人都有一段颠簸游离的经历,都有一个阅尽沧桑的故事。小心翼翼地翻开老人的往事,如果没有一颗良好的心态,也绝对不会轻易去翻阅,翻阅那份藏进内心世界的记忆。老人对任何事都看得开,想得通,这是他的乐观性格所决定的生活质量。
那天,老人丁从裕还一直唠叨个不停,过几天要去上应女儿家吃饭。在平常人眼里,吃个饭算不了什么,很简单的事。但在他眼里,去女儿家吃饭,像是赶赴一场盛大的宴席,说了又说,念了又念,说话的口气像是老小孩。如果一个人可以对一件很普通的事,平淡中去感受一种心灵上的愉悦,也不失为是一种良好的心态。
其实,一个人变得迟钝不在于神经系统功能的减弱,散步也是一种锻炼,只要能够坚持,也是能够防止反应迟钝的有效途径。一如老人丁从裕,“乐以忘忧,不知年老”,以童心而颐养天年,也许,这就是他健康长寿的秘诀所在。
生活自理有益健康
时间过得真快,不知不觉已近十点了,儿子丁兹青提醒说,是不是要去市场买菜了。老人丁从裕这才起身,在平时,他都是自己去市场买菜,今天,因另外有采访任务,时间有些急,所以,让老人坐上车子,直接送他去市场买菜。
还未走进市场,只见人头攒动,人声喧哗。刚踏入门口,就有人围了上来,纷纷与老人打招呼。不认识的人,也怀着好奇心,向我们打听,这老人到底有多高寿了?一听说已经过了百岁,不由一阵赞赏。老人丁从裕慢腾腾地走到蔬菜区,拿出二元钱买了一方豆腐,刚好又走来一位熟悉的村民,便聊起天来。
老人对目前的生活非常满意,他最感谢的就是能够得到政府领导的关心和帮助,每月政府有另外生活补贴费,平时过节过年,领导还会来探望拜访。照他话说,不管活多久,可以安心生活,没有了后顾之忧,这样的日子过得何等惬意。
在市场里,许多人都想跟老人打招呼,都想沾点百岁老人的喜气。我们与老人挥手告别,临走时,我也握了一下百岁老人的手,沾了一点喜气。 “乐观大度常知足,健康长寿不为奇。”祝福老人丁从裕益寿延年!笑口常开!



|
评论